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民国二十六年我来自未来 > 第五百二十二章 今天不想名字了,快过年了,大家买了票么

第五百二十二章 今天不想名字了,快过年了,大家买了票么(1 / 2)

赫尔一看,居然是一个报纸,方块的在他的眼里如同天书一样,幸运的是已有有人把翻译过的文章附在了后面,赫尔飞快的看来起来,越看越觉得吃惊,他惊讶的对罗斯福问道“总统先生,这个中国红党难道不是红色国际的一份子吗?他们怎么敢忤逆苏联的意思?”

罗斯福笑道“这就是有趣的地方了,而且据我的了解,这些中国的红党现在在中国的北方掌握了大量的土地、军队和人口,而北方就是日本进攻中国最开始的方向,我记得在一两年前,中国的北方是基本被日本占领的,现在却被这些中国红党武装抢回来不少的地方。我看我们的代表团也可以去那里了解一些情况,这样才能更好的评估东方战场的未来。”

“代表团?总统先生的意思是我们要派人去中国?”赫尔问道。

罗斯福点点头说道“要说服国会必须要有依据,我们应该派人去走一趟。”

赫尔问道“我们在重庆有大使馆,还需要另外派人吗?”

罗斯福点头说道“要另外派一个代表团,我们在重庆的那些人都和重庆的蒋中介政府较为亲近,我担心他们无法客观的判断局势。你有什么合适的人选吗?”

赫尔想了想说道“我觉得我们应该派出明暗两只队伍,明的这只可以身份地位高一些来吸引中国人的注意力,暗地里派出一些精干人员来查探中国的实际情况,我建议从军队中挑选人手,代表团可以由国务院的中国司司长范宣德、情报局太平洋分局局长拉铁摩尔带头,至于军队的人,我还没有人选。”

罗斯福满意的说道“这两个人很合适,那么就准备起来吧,过几天就去告诉那个宋。”

赫尔点头表示明白。

罗斯福又看向西方说道“欧洲的局势短时间里恐怕很难有变化,我现在最担心的就是苏联啊。”

当宋子文得知美国希望派代表团前往中国的消息时,高兴坏了,立刻联系了重庆,重庆的蒋中介得到美国会派人来考察,视其为美国全面支持自己的第一步,激动的当晚差点没睡着。

但美国代表团真正到中国也要大半个月,他们需要通过菲律宾的机场转机到缅甸,再从缅甸飞到重庆,而且美国代表团也准备在东南亚了解一下当地的局势,所以真的到重庆的时候已经快八月了。

另外一边的德国,柏林迎来了一位有趣的客人。

柏林

“啊,欢迎,欢迎,莫洛托夫先生,这一路辛苦了,祝愿苏德友谊日久天长。”里宾特洛甫对莫洛托夫握着手,一脸笑容的说道。

莫洛托夫也点头笑道“很高兴见到您,祝愿苏德友谊日久天长。”

里宾特洛甫指着身后说道“这位是意大利领袖墨索里尼的女婿,意大利外交部大臣加莱阿佐齐亚诺先生。”

莫洛托夫也对他握手示意,而旁边的松冈洋右笑着说道“我们四国此时能共聚一堂,为世界未来的和平做努力,实在是极有历史意义的一刻啊,我建议我们一起拍张照片吧。”

四人站在一起,拍了一张照片后,便携手走进了德国总理府。

在另外一边的高楼上,陈南拿着后世特制的望远镜看着这一幕,他也拍下来了一张四人的合影,他看着已经看不到人的大楼,对旁边的人说道“立刻启动所有的金唇,一定要得到这些人谈话的情报。”

会议室里,四人已经坐下,寒暄完毕后,开始谈起了正经事。

“我们德国对四国联盟很有兴趣,众人皆知,以英法为的旧世界已经被我们德意联手击败,现在的英国只能在欧洲大6之外用恶毒的语言诅咒我们罢了,战争应该结束,和平也应该到来,而和平需要的是大国之间的互助互利,日本裕仁天皇陛下提出我们德日意同盟,而我们德国认为,世界的和平不能不考虑苏联,所以希望苏联也能考虑和我们之间的关系更近一步。”里宾特洛甫的话语中含枪夹棒,意思是如果苏联不加入同盟,那么很可能就会被德日意同盟视为敌人。

松冈洋右可不希望日本被当做枪使,日本的大战略已经改为南下,需要的是北方的平稳,就算苏联不加入同盟,也不过是保持现状罢了,要日本选择和苏联开战...算了吧,远东的苏军数量可是以百万计的,真的和苏联开战了,日本就再也没力气南下了。他连忙说道“日本的意思是希望苏联给予我们足够的诚意,而结盟就是最好的诚意,我们日本的目标是建立大东亚共荣圈,和苏联并没有多少利益冲突。”

意思是苏联你自己注意了,我们日本没想和你们打,你们只要不招惹我们就行。

“苏德的友谊在波兰问题的解决上已经被两国的战士证明了,但要两国更近一步达成结盟,那么就必须要彻底的消除我们之间的异见和利益冲突,只有真正的互助互利才能”莫洛托夫的意思是别废话,直接说好处吧。

里宾特洛甫点点头说道“很有道理,我们认为未来的欧洲应该有德国和意大利来建立新秩序,而东亚属于日本,中亚和西亚属于苏联,美洲是美国的,北非是意大利和德国的,南方以及中非是我们可以互相探讨的。”

齐亚诺也表态说道“我们意大利认为这个方案很公平。”齐亚诺很明白,再这么扯,意大利和苏联的利益也不会有什么冲突,所以很无所谓。

松冈洋右也说道“日本认为这个方案很好,如果真的这样的话,我们认为可以保证世界一百年的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