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科幻小说 > 我的超级黑科技帝国 > 第483章 太空电梯2

第483章 太空电梯2(1 / 1)

所以就可以随着轨道半径改变缆索的界面,使得缆索达到一个从同步轨道站到地面,依次变细的结构。

搭建缆索是为了使得缆索伸直,避免缆索砸向地面,所以这一步的工程必须要在同步轨道站和配重物建设完成之后才能进行。

叶凡的计划是,将缆索拆分成许多截,再在同步轨道站上垂下来,依次连接。

所以为了实现固定和连续伸长,具体的施工方案则是可以参照塔吊的自升塔顶机构。

然而看起来简单,但是实际上有一个难题,就是在施工周期中进行叫比较低的角度的时候,线缆会具有不同的角速度,从而偏离轴线,甚至会破坏整个结构。

所以还要设置一个长期驻留式临近空间飞行器,来作为一个观测站,同时对线缆进行限位和矫正,而叶凡的天基武器,则是可以通过改装来完成这一步的任务。

在地面站和缆索之后,就是同步轨道站的问题。

同步轨道站的建设难度,在各部分中是属于最低的,因为同步轨道站位于静止轨道(o),便于固定位置,位于太空中的部分应该从同步轨道站开始建设。

它的功能跟地面站的相似,都要进行一个港口的职能,只不过一个是地面港口,一个是空港罢了。

同时它还要储存轿厢,释放轿厢,安装阻尼器,以及最重要的开展空间活动,例如空间科研,发射探测器等。

这个建设规模是非常庞大的,但是因为其是处于同步轨道适当的,处于一个平衡的状态,所以对于整体部分的影响并不是很大。

若是第三批采矿飞船没有归来的话,即便是以人类如今的技术,将火箭引擎的压箱底技术全部都拿出来,想要建设这项工程也是遥遥无期的。

考虑到同步轨道站的各种载荷,估计其质量最少要达到iss的二十到三十倍,既8000-12000吨,以目前的发射能力,最少需要200次的发射,才可以建成同步轨道站。

若是单单靠着如今的化石燃料火箭,按照2018年nasa(包括民营公司),华夏航天局,欧航局和罗斯联邦航天局的发射记录(31次,39次,11次,19次,其中重型火箭不超过10次)来看的话,最少需要十年的时间才能够完成。

所以如果叶凡没有得到系统,没有推动科技进步的话,即便是人类在未来的20年之内,开发出了100吨级的o运载能力的火箭,在更密集的发射计划之下,同步轨道站的建设周期都需要五年以内。

这么长的时间,是目前人类完全等不起的。

在整个太空电梯的工程中,比较难的一点就是配重物的问题了,其建设的难点在于如何与同步轨道站之间相连接,以及在连接之后要如何保持跟同步轨道站来同步。

配重物位于同步轨道站轴线上的远地端,其到同步轨道站的距离,由同步轨道站到地阿敏缆索的质量,其本身的质量和地面所能够提供的张力来决定的。

配重物上可以搭载一些同步轨道站所需要,但是却并不容易建设的功能模块,例如大面积的太阳能板等。

毕竟目前是没法将核聚变反应堆给搬上去的,所以除了特别大型的飞船之外,其余的飞船都是靠着本身的超级电池来提供电能,亦或者是加装太阳能板收集恒星能源,来提高飞船的续航能力。

而配重物的话,它自身也可以作为一个同步轨道站来使用,只不过这个同步轨道站比较远罢了。

太空中的环境无比的复杂,两个同步轨道站的建设和维护难度也是非常大的,倒不如将太空电梯给搞好,再在修建了一批太空采矿飞船之后,在远地端开展太空重工业厂房,来生产相关的稀有金属和材料。

太空电梯工程中的最后一个难点,就是在于轿厢了。

别看这玩意跟电梯的客舱一样,看上去毫无技术含量,但是实际上这玩意建设的难点根本不亚于配重物。

轿厢最大的问题是在于如何上升,同时在上升的过程中如何增加切向速度。

而且要保证其上升速度不能太快,否则轿厢里面的乘员就会因为大气摩擦,亦或者是因为承受太大的g过载而死。

同时在下降的时候,也要维持一定的速度,既要保证时间上的迅速,同时也要保持一个合理的速度,否则的话轿厢跟一个直接砸向地面的陨石没有什么两样。

目前而言,起源有两种解决方案,就是像火箭一样,在其轿厢下面安装相关的增加推力的设备,从而推动轿厢上升。

反重力引擎则是第一个被排除了,毕竟反重力引擎的体积非常的庞大,目前以大唐科技的实力,还没法将其小型化,而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其上升的速度太慢了。

反重力引擎法主要是因为笨重,而且升空速度慢,除了这两个缺点之外,其平衡稳定,在万米高空也能稳如泰山这一点,就不是其他的引擎可以相比的,然而就是笨重和速度慢这两点,就足以排除反重力引擎了。

毕竟如今的反重力引擎还是处于第一代,就算是同步轨道站可以对其施加相关的拉力,让其加速上升到大气层上空,也最少需要八个小时的时间。

如此长的时间,送人是有点难度的了,只能用来送一下货或者是啥的。

而化石燃料引擎又不现实,毕竟太空电梯是可以重复利用的,若是搞化石燃料引擎,背着个大型燃料罐,虽然体积小了很多,但是完全没有实际应用的价值。

所以目前就将这个目光放在了离子引擎上,等到第三批采矿飞船回来之后,第三代离子引擎所提供的推力,足够推动相关的设备推出大气层,而且还可以保持合适的速度。

然而这个方法有一个问题,就是由于角速度不变,在上升的之中的话,半径增大,线速度是会不断增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