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天下末年 > 第422章 造纸与立学

第422章 造纸与立学(2 / 2)

高诚点了下头,默认郭嘉的说法。确实也算是廉价,造纸还是沿用蔡伦所创造的四道工艺。不过,在纸模上,不再用竹篾,而是用竹帘。

竹篾捞纸,不可避免的会造成纸张粗糙不平,并且用一次就需要清洗一次。而用竹帘不仅可以反复直接使用,纸张的质量也略有提高。

另外就是原料换成了竹子以及桑皮,日后肯定也要更多的试用其他材料。

纸张的需求度很大,大到可怕!

郭嘉看着这跟燃完的香烟,再瞅向那张瓷盘,抽去下面垫着的一张纸。

“王上,这纸,莫非就是您的后手?”

高诚点了下头,言道:“没错,现在就等太学院的学子,将蔡师的藏书都给抄过来了,以及少府那边准备的雕版。只要两者齐聚,就能大规模成书订册了!”

“书册?”

郭嘉转念一想便心中明了,不禁叹了一声:“好!只要有足够的书册,就能彻底打破世家对知识的封锁。啧啧,王上这一手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还真是漂亮!”

“哈哈哈……还是奉孝看的明白!”

书籍,就是一把利刃,能捅的世家透心凉的利刃。

立学与其一比,完全是小巫见大巫。

自从蔡伦纸发明之后,直到现在数十年,都未曾普及。而在魏晋交替之际,纸就成为了普遍的书写材料。因为世家选择了九品中正制,放弃了对纸张书籍的封锁。

九品中正,无疑是世家手中的利刃,于晋一朝,做到了真正的上品无寒士,下品无士族。

如果,没有五胡乱华,没有蒙古铁骑,也许这种士族掌控上层权利的情况,会一直持续到明清时期的人口大爆炸。但很可惜,一场衣冠南渡,一场华夏天倾,让世家在晋后只能回归原形。

什么时候寒门与士族能同案齐坐之时,才是九品中正制的出现之际。

这也是发展的必然趋势!

但,可以人为控制。说白了,就是确定固有阶级,保证现有阶级的权利。

“奉孝,日后便抽食香烟,不得再吸食五石散。”

高诚留下一句话,让方才还在兴头的郭嘉顿时宛若雷击。

少府由原水衡都尉秦怡主持,自然是心腹之人。原先的造通宝钱便是由其掌握,现在印刷刻册成书,交给他高诚很放心。

世家当然知道自家王上老早就在造纸了,不过听闻他人所言,王上乃是为了一种物品,类似五石散?

好吧,似乎是这样。

立学一事,尽托于世家。

京兆韦杜二氏,很快便将这个好消息,告知了大周国所有的世家。关中世家自是连成一体,以弘农杨氏为首,率先展开立学工程。

而后教学署新拿到的六十万钱,全部倾斜到弘农郡,争取先把这第一个官办大学给整好。

弘农不仅是仅次于京兆尹的大郡,郡内更有四世三公的弘农杨氏,其余郡望更是不知凡几。

八十万钱想要办一所大学,简直异想天开。可教学署就这么多了,国相府也没有余钱来拨。无奈,身为郡望之首的杨氏,拿出置换的一百余万通宝钱相助。其余世家亦是纷纷解囊,在他们看来,只要学校一立,整个郡县都在他们掌心了。

短短半月,弘农郡治弘农县便率先成立了第一所官办大学。

校名,弘农大学。

杨氏族长杨彪,非常不满意这个名称。自己在河东听闻立学一事后,可是直接辞官回乡,以督立学之事。

杨家没什么想法,祖训如此,忠孝仁礼,焉能擅动。

早在董卓、高诚等人封王之时,杨彪便深感心力憔悴。汉室之危,已不可挽了。

时至今日,正值故土立学,杨彪也向相国董卓递上请辞,回到华阴。

回乡不过数日,郡中大学已成。

杨彪很高兴,身为弘农大族,造福乡里,是应该的。杨彪也打算让家族子弟,前往长安,试募学官、教习等职。

现在嘛,很不爽!

这弘农大学,听着略有过失。以郡国之名命之,有失妥当。

所以,杨彪准备去往长安走一遭,见见那所谓的周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