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汉末之龙起荆襄 > 二百八十四章 扬州规划

二百八十四章 扬州规划(2 / 2)

“放心,主公交代的事情,必不负所托!”

除了许贡,二是交通,吴郡水道纵横,交通倒是便利,但是有些地方也不是那么的便利,需要一些道路修缮,完整。

三就是商业,玻璃杯已经研发并且小规模生产,现在要解决的是运输问题,玻璃杯是易碎品,刘琮提出用稻草杆子铺垫,但是各家各户的稻草杆子都有用,这个想法虽好,但是收购不了多少。

目前生产的玻璃杯主要还是一些小型的杯子,如白酒杯款式,小口径,东西也不大,相对不那么容易碎。

这玩意就图个新鲜,等十几年后,除了极少数有艺术价值的,大部分都是不值钱的,少部分采用了琉璃技术,造型美轮美奂。

四是房屋规划,刘琮对于一切丘陵建房采用了后世瑞士的格局,许多平原地方都是良田,在这上面建房子就太浪费土地了。

在山腰上建房有困难,非常累,所需的物资都要挑上去,其次是水源,需要打更深的井,如果没有水源,谁有愿意住到山腰上去。

第三是治安,老百姓要的是安全感,不过是中外都一样,我大汉喜欢建城,因为城墙给到百姓安全感,西方喜欢建城堡也是同样的道理。

不过驿站道路先行,再考虑安排一些人住到山腰上去,邮驿能保证外界的沟通以及治安,道路能使得山里的百姓更好的沟通外界。

四是渔业,刘琮的计划是大规模发展渔业,会稽与后世地形基本一致,并没有受到东汉水灾的影响。

刘琮计划是依托舟山群岛发展渔业,以及水军,水军能保证渔民在海上捕捞不受海盗的影响,算是发展特色产业。

硝石制冰技术使得冰块多,虽然运输量差,但是依然可以通过长江航道将一些海鲜运输到内陆城市,如襄阳,江陵,临湘等地。

五是盐业,盐伴随了中华历史的几千年,煮海为盐发展为晒盐之法,虽然同样辛苦,但是相比来说会比煮海为盐,晒盐会轻松许多。

六是茶叶,丹阳的茶叶属于中低端茶叶,适合供应给普通百姓,当然丹阳有高端茶叶,但是还需要开发,如祁门红茶,不过要知道,清朝以前,安徽与江西交界处的祁门红茶原产地是只生产绿茶的。

茶圣陆羽说茶道,湖州上,常州次,歙州下,当时就属于歙州,这主要指的是绿茶,刘琮是计划在乌程,钱塘发展茶叶,陆羽口中的湖州便是指汉时候的乌程县一带。(唐朝有两个湖州,不详细说了)

乌程便是后世的浙江湖州,广为人知的是安吉白茶,但实际上湖州有四大茗茶,其中‘温山御荈’更是古代贡茶。另外两个为三癸雨芽,顾渚紫笋。

这些地方都是适合发展绿茶的地方,茶叶对人体极有好处,不管是从经济角度还是营养角度来说,都值得刘琮大力推广,而且茶叶不占良田。

七便是剿除山越,刘琮要求采取边剿边抚,若是愿意加入大汉,欢迎之至,遵守我大汉律法,习俗,若是不愿意,杀!

李通,黄忠等部退回吴郡之后,命太史慈部,朱桓部前往协助剿匪,命高宠部前往吴郡西部剿匪。

李通,黄忠战功卓著,是时候休息一下了,也要让这些新加入的出去立一立战功,而且山越对于练军也是很好的。

“公瑾,这一年怎么看吴郡的发展?”

“二公子发展的很好,心思细腻,扬州发展二公子功不可没,秣陵县发展极快,怕是有二公子的功劳,还有歙县,听说二公子准备修筑一条道路,可直接从南昌县抵达歙县?”

周瑜的叔父是丹阳太守,自然对丹阳郡是格外关注,秣陵县归属丹阳,如今发张势头很猛,很快就会强于治所,周瑜也有疑问,但是没有问。

丹阳出于稳定的需求,刘琮没有拆分,但是拆分是必然,丹阳地理位置很明显,这也是刘琮回去的一个原因之一,和刘表沟通拆分丹阳郡。

以宛陵为界限,包括宛陵,春谷县,等西北重新为一个郡,其余东南为一个郡县,以歙县为治所。

东汉确立了十三州,十三州刺史确实不是郡的上级主管,等到后期,州牧出现,成为郡的上级长官。

刘琮看来,以州,郡,县,香,亭五级由朝廷任命是是非常合理的,至于里则有村民推选,朝廷发放俸禄。里就相当后世各村组的组长或者小队长。

但是州下面的郡太少,很容易造成某一两个郡独大的局面,从而导致官员都出自这一两个郡,使得容易出现结党现象。

而且有些制度不利于集权,也不适合经济发展,如此时的丹阳郡,丹阳郡依靠西北各县的收入在补贴东南各县,西北各县都有些怨言。

其次的有些郡县归属很有问题,如桐庐县,与后世不同,桐庐县如同一把刀插入在会稽与丹阳郡之间,这造成了这些地方与治所太远,得不到有效管理。此时交通不便,东西太长的地形就容易造成这种情况,也也是桐庐之前匪患极多的原因。

不仅仅是桐庐县,包括赣县以及如永宁(温州),东冶(福州)皆是如此,他们离治所过远,有没有后世的交通通讯,管理自然就差太多了,这些地方也是匪患,山贼,海盗纵横。